新闻资讯
新闻资讯

财务想转型?跟着政策走!

(日期:2019年05月30日 浏览:次)
近年来,为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,提升单位管理会计工作水平,在充分利用财政部管理会计课题研究成果、广泛调研的基础上,财政部共印发了《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 ——战略管理》(财会〔2017〕24号)等34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,总结提炼了目前在企业普遍应用且较为成熟的部分管理会计工具,以指导单位管理会计实践。

那么,国家为什么大力推崇管理会计呢?

财政部为什么要做管理会计?

首先,财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,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有财务会计,被取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中级的职称类和CPA等证书都属于财务会计范畴。我国2000万的财务人员90%以上的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还是财务相关工作。所以,我国的管理会计还相当稀少。相对美、英等发达国家,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还相对滞后。

在美国,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,其经营部门(如生产和销售)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;90%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,75%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。

当然,并不是中国不想发展管理会计体系,只是这种发展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发展体量的,目前我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,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,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性逐渐体现。

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意义重大
01

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

是新时代会计改革的迫切需要

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,在会计领域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,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大力加强管理会计工作,通过强化管理会计应用,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,实现管理升级,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,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。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,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,财政部于2014年制定发布了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《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了理论、指引、人才、信息化加咨询服务“4+1”的管理会计有机发展模式。其中,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定位于科学指导实践操作的标准保障,是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加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,顺应了我国新时代会计行业改革要求,是贯彻落实《指导意见》的有力抓手。

02

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

是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重大创新

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尽管取得了持续的发展,但是,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需要,主要表现在:一方面,对管理会计涉及的概念、原则和目标等,理论界尽管已有很多论述,但是观点不统一;另一方面,我国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较多,研究我国实际较少。同时,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缺乏系统性、针对性和有效性,整体处于一种自发状态。因此,许多单位普遍反映,迫切需要政府出台一套统一规范、系统科学、能够贯穿单位活动始终的管理会计标准,总结先进理念,形成系统理论,为实践把握方向,确保实践工作少走弯路,稳步发展。梳理国际管理会计应用发展历程,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美、英等西方国家做了大量探索,这些成果虽然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,但并未能在管理会计应用领域形成系统、完整的体系架构。我国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是一套立足于管理会计实践、服务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指导性体系,这在全球管理会计领域尚属首次。作为我国管理会计领域的重大创新,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明确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有关基本概念、原则和涉及领域,系统梳理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,并提供相应的案例示范,为管理会计的实务应用提供指导,切实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。

03

建设管理会计指引体系

是促进单位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

总 书 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。这一方面要求企业从过去“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污染、高速度”与“低产出、低效率、低效益、低科技含量”的发展模式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增长的模式转变,有效应用管理会计,推进管理转型升级,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,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。

另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彻底改变“重预算、轻决算,重分配、轻管理”的状况,大力发展和应用管理会计,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、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、降低行政成本。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作为一套系统科学,具备可操作性的管理会计标准,对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具有指导作用,既可有效发挥管理会计工作在战略管理、预算管理、成本管理、营运管理、投融资管理、绩效管理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,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,又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理财水平和预算绩效,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,是促进单位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

财务想转型?跟着政策走!

010-87586371
在线咨询
找课程